說事論道二則
說事論道二則林達云
(一)山不向我走來,我便向山走去!
伊斯蘭教有一句經典的話:“山不向我走來,我便向山走去”。默罕默德帶門徒去傳教,路遇一座大山,默罕默德對門徒說他叫山過來,于是對山大喊了幾聲,但山 ..
說事論道二則 林達云 (一)山不向我走來,我便向山走去!
伊斯蘭教有一句經典的話:“山不向我走來,我便向山走去”。默罕默德帶門徒去傳教,路遇一座大山,默罕默德對門徒說他叫山過來,于是對山大喊了幾聲,但山巋然不動。然后,默罕默德就對門徒說:山不過來,我們就過去吧,然后帶著門徒爬過了山。這段話的意思是:當我們無法改變外在條件時,不妨試著改變我們自己,改變了自己,才能適應環境,克服困難,實現我們的預期目標。 無獨有偶,張作霖也特別喜歡這句話,并經常用這句話告誡身邊的人,要學會適應環境,靈活處理問題,而不應該怨天尤人,消極等待。如果論近百年來的亂世梟雄,張大帥首屈一指。雖出身貧寒,但他靠著一身膽氣和靈氣,從一介草民逆襲成為“東北王”。 張作霖13歲那年,父親被賭徒當街打死。當時他還很小,但未曾膽怯過,與二哥前去報仇,結果誤傷他人,無奈遠走他鄉,開始了逃亡生涯。他19歲投軍,21歲走入綠林,從底層打拼了20多年,一步一步走上了人生的巔峰。當時東北龍蛇混雜,有民國政府、偽滿政府、日本軍、蘇俄軍、而張作霖在夾縫中求生存,從一個小混混,到一統三省的“東北王”,他信奉的格言就是:“山不向我走來,我便向山走去”。遇到困難,迎著困難上,沒有對策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,改變思路,隨機應變。正所謂“只要思想不滑坡,辦法總比困難多”。一次次的摸爬滾打,一次次的戰火重生,終于使他虎踞東北,雄霸一方。 世上本無移山之術,惟一能移山的辦法就是:山不過來,我就過去。人生最聰明的態度: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,適應不能改變的一切。所以,當生活的人和事,非我們的能力所能改變的時候,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,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(二)人,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成熟成長!
有一個成語叫:“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”。一個人的成長,更多的是靠歷練,而不是簡單的說教。能說服一個人的,不是道理,而是南墻;能點醒一個人的,不是說教,而是磨難。經受一次挫折,便得到一次教訓;上當受騙一次,便成熟一分。人教人,教不會;事教人,一次就夠。吃虧和吃飯一樣,吃多了自然會成長。 “自古雄才多磨難,從來紈绔少偉男”。歷史上的杰出人物,無不是歷經滄桑、飽受磨難,或受生活之苦,或受失敗之苦。孟子說:“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……”老天爺如果想讓你擔當重任,必先讓你受盡折磨,百般不如意。這就好比一把鋒利的寶劍,一定要經過鑄劍師千錘萬錘的錘打。所以說,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”。 困難和挫折,對弱者是萬丈深淵,但對強者,是一塊墊腳石,使人振奮精神,愈挫愈勇,屢敗屢戰。曾國藩創業初期也并非一帆風順。面對士氣正盛的太平軍,曾國藩屢戰屢敗,多次被打得一敗涂地,死傷慘重。曾國藩羞怒交加,幾次跳湖自盡,辛虧被隨從救起,才撿回一條命。后來曾國藩振作起來,屢敗屢戰,最終平定太平天國。所以說,失敗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沒有再戰的勇氣和決心。 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,被吳王夫差打得一敗涂地,自己也成了吳王夫差的奴仆。面對這樣的慘敗與屈辱,他不是消沉,不是放縱,而是臥薪嘗膽,從失敗中吸取教訓,“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”,最后,終于積聚全國力量,一舉打敗了強大的吳國,重建了越國。 有一位哲人說過:“不經人生的跌宕起伏,不足以談論人生”。經歷是最好的老師,當你多次跌倒后,才能參透人生。如果沒有“落魄”的經歷,怎能理解人走茶涼,人情薄如紙!如果沒有“落難”的經歷,怎能知道朋友是雪中送炭,還是落井下石!如果沒有“分手”的經歷,怎能明白長相廝守的可貴!
編輯:黃富民 監制:陳壽南 |
版權聲明:來源注明是龍巖國資協會的稿件,版權歸龍巖國資協會所有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已有614人閱讀